Funk個什麼瘋?

【文 / 謝賀銘 】   -->   2002-09-09

繼R&B瘋、Hip-Hop瘋在臺灣相繼吹起後,某知名運動品牌在高喊「Hip Hoop」的70年代復古籃球風口號下,也順道炒熱了60~70年代風光一時的另一股黑人音樂瘋-funk。然而大家看著聽著卻總免不了面面相覷道:「那到底什麼是funk音樂哩?」



funk這個詞彙正式被運用於音樂界,是始於Dyke& the Blazers的暢銷作「Funky Broadway」;它在60年代末開始被用來形容一種嶄新的黑人音樂類型-在簡約的鼓奏外,吉他和管樂演奏也都成為節拍的一部份,而非只單純地堆疊旋律,於是整體音樂起伏著強烈的律動感;歌者不論是主唱還是和音,皆揚棄了傳統靈魂樂唱腔,隨興地跟著主旋律吟唱,時而喃喃自語時而高呼口號。而雖根源自soul音樂,funk更內化了搖滾與迷幻音樂元素,藉此提升了聽覺刺激性與party氣息。



Funk其實是夾在soul與disco之間的音樂產物,所以並沒有太多自始至終純粹只玩funk的樂手,大半留名funk樂史的藝人皆是以soul起家。然而funk直至今日的影響力卻一舉超越了soul或disco,其影響所及的範疇不僅只有同屬黑人音樂的rap/hip-hop,更延伸到了電音與另類搖滾界;因此以下的十組藝人不但是推動funk演進有成的放克樂大師,也是來自不同樂界的後輩爭相取經與致敬的樂壇巨擘。



James Brown

談到funk,怎能不立刻聯想到有著壯碩身軀、蓬鬆捲髮,在舞台上總是生龍活虎地以他爆發力無人能及、福音底子深厚的粗獷嗓音震攝全場的James Brown呢?靈魂樂教父,人稱「Soul Brother Number One」的James Brown,不但是黑人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,更是將60年代初純騷靈音樂推進為70年代funk的舵手。就如同他曾被Spin雜誌選為史上最佳funk歌曲的「Sex Machine」所示,James Brown的音樂是狂野不羈的;但儘管他總是歌頌著性愛歡愉甚至吶喊黑人自尊,隨著60年代中後期他在音樂中灌注更多搖滾能量,James Brown也順利突破流行音樂界膚色防線,讓普羅大眾都能跟著他緊密結合rock n' roll與soul的放克樂律動起舞。他與專屬樂隊J.B.'s越益加重了樂曲的節拍,正式把黑人音樂自50年代軟綿綿的R&B情歌,過渡到妙趣橫生的funk。縱使80年代末他因一場牢獄之災聲名不若以往,他的經典名曲還是於90年代在眾家rapper的sample下繼續流傳。



Sly & The Family Stone

若說James Brown是催生funk的先鋒歌手,那麼Sly & The Family Stone就是發揚funk的先驅團體。這個由Sly Stone領軍,團員有男有女、各自擁有不同種族背景的團體,試圖打破音樂的類型邊界,並成為當時少數敢將社會、政治議題帶入黑人音樂的鬥士。60年代末Sly & The Family Stone繽紛愉悅的音樂帶他們躍進主流,豐腴的曲式編排、唐突的人聲外加catchy的旋律為他們黃金時期的註冊商標。然而進入70年代後,Sly Stone卻將樂團引領往深邃黑暗且具冒險性的音樂面向,放慢的節奏和聽來具彈力的經典專輯。



Curtis Mayfield

嚴格來說,靈魂樂大師Curtis Mayfield並不能算得上是一位以funk著稱的歌手,Chicago soul才是他的音樂招牌,不過他於70年代初發表的多首歌曲,絕對是最優雅且暗湧社會批判的funk名曲。自從由靈魂樂團體The Impressions單飛後,他即正式踏足funk領域,1972年他發表的「Soulfly」一曲是funk熱潮中的曠世鉅作,帶領funk進入一個兼具歌詞深度與舒暢聽覺的新紀元。身為集創作與製作才氣於一身的全方位音樂人,Curtis Mayfield卻從未真正闖蕩出亮麗的商業成績,或許這是他每每對非裔美籍社群做深層省思的音樂靈性,對流行樂來說過於艱澀所致,這也讓他的音樂成就一直沉澱到了90年代才被大書特書。



Parliament / Funkadelic

同樣以George Clinton為首的姐妹團Parliament與Funkadelic,於70年代開創了一種更具派對音樂喧鬧氣息,汲取了Jimi Hendrix、Frank Zappa等大量迷幻音樂素材的funk新型態- P-funk。兩個P-funk集團都是由將近三十位的團員組成,大夥兒老是穿著色彩眩目的奇裝異服,無拘無束地拿起各類樂器,隨著律動瘋狂jam歌,談論的是迷幻藥、太空船與60年代毒品文化,形成了黑人音樂史無前例誇張、幽默而狂放的音樂派別。Funkadelic於1978年發表的「One Nation Under a Groove」可說是P-funk的巔峰代表作,卻也悄悄地宣告了Parliament/Funkadelic的瓦解。



George Clinton

80年代Paliamanet/Funkadelic解散後的funk退燒期,George Clinton才正式開始他的solo生涯。依舊是名音樂老頑童的他,雖然不時有新作推出,成績卻遙遙不復以往,反倒因P-funk於90年代成為許多rapper取經的對象,而讓年輕樂迷始知他對樂壇的貢獻。如果沒有George Clinton這號音樂狂人,恐怕就不會有P-funk的出現;他統領著Parliament/Funkadelic以另類風貌的funk型態獨霸了70年代的黑人音樂界,其隨興至極的音樂態度更是後輩難以仿傚的。



Boosty Collins

曾任James Brown專屬樂隊J.B's貝斯手的Boosty Collins,是推動樂器演奏在funk樂曲中所佔之重要性的功臣之一。70年代初他曾是Parliament/Funkadelic的要員,因而啟發了他日後最教人印象深刻的卡通化造型。Boosty單飛後另組以他為中心人物的P-funk團Bootsy's Rubber Band,開始締造自己的音樂成就,可說是唯一能與George Clinton分庭抗禮的P-funk元老。90年他甚至還客席參與了紅極一時的舞曲團Deee-Lite,把他的漫畫式音樂形象延展到90年代。



Kool & The Gang

前身為爵士樂團的Kool & The Gang,在70年代是最頂尖也最有啟發性的funk團體之一。源自爵士薰陶的緊密器樂演奏,是Kool & The Gang獨樹一幟的標記。或許這要歸功於團員自長期的合作關係中,培養出的絕佳默契與凝聚力,令他們的funk鼓動著飽滿的band能量,這亦令他們成為少數幾個仍活躍在當今樂壇的老牌funk/soul團體。1973年的「Wild and Peaceful」可以說是他們來得最funk的一張大碟,收錄了”Jungle Boogie”、”Funky Stuff”這兩首funk樂史上的經典作。



Ohio Players

團員流動性極高的Ohio Players,呈現的是由強烈號樂主導的熱情funk風貌。儘管總是選用情色照片做為封面,令Ohio Players引來不少爭議,卻也間接奠定了他們的高知名度;而在幾首朗朗上口的勁曲”Fire”、”Love Rollercoaster”(Red Hot Chili Peppers曾翻唱過)推波助瀾下,他們更一躍為70年代中期最成功的funk樂團。他們所演繹的funk雖然不是最具巧思的,卻絕對強而有力且古靈精怪,迸生首首funk熱潮裡最能教聽者回味無窮的力作。



Isaac Hayes

因為在1971年替電影『Shaft』(前年曾被翻拍為山繆傑克森主演的『殺戮戰警』)擔綱配樂重任,Memphis soul大佬Isaac Hayes不僅榮獲了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提名,更一舉跨界進funk樂,打造出主題曲”Theme From Shaft”這首在當年無人不曉的funk金曲。在大量靈魂樂的滲透與泉湧般的獨白下,他能慢火烘焙出最性感誘人的funk氛圍;但更值得玩味的是他頂著光頭、掛滿金飾,和永遠戴著墨鏡的形象,灌注了funk樂一股前所未有的酷勁。



Prince and the Revolution

請暫且先忘卻90年代那個名字一換再換,人氣也一路下滑的Prince;這裡所論及的Prince,是那位80年代初、中期與專屬樂隊The Revolution合作無間的才氣縱橫王子。縱使他初出茅廬時funk已漸失去光彩,他於80年發表的第三張專輯「Dirty Mind」和83年的「1999」,皆被視為是史上最偉大的funk滿分大碟之一,甚至乎86年那首無敵名曲”Kiss”更被視為是樂史最後一首funk經典。這不單單是Prince那滿溢肉慾與邪念的意識形態帶給了funk最後一次衝擊,他那樣野心勃勃地以大量搖滾元素翻新funk類型、將funk與其他實驗音色作混融,才是驚為天人之處。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ndsome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